中国信通院副院长何桂立:5G网络建设将给光纤光缆市场带来利好影响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作者: 2019-12-02 访问量:1247

目前5G网络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三大运营商纷纷制定了规模可观的5G建设投资计划,那么具体到光纤光缆行业,将从5G建设中受益多少?11月18-20日,由APC协会和亨通集团联合主办的2019年全球光纤光缆大会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何桂立出席大会并做主题演讲,他认为,5G网络建设将给光纤光缆市场带来利好影响,具体需求体现在3个方面。


中国信通院副院长何桂立:5G网络建设将给光纤光缆市场带来利好影响


首先,5G基站UDN(超密集组网)将催生光纤光缆规模需求。5G基站将使用“宏基站+小基站”UDN组网的方式实现基本覆盖。由于5G基站使用中频和高频资源,因此相比4G而言单站覆盖面积变小,基站数量增多。具体来看,何桂立预计5G宏基站数量为4G基站的2倍以上,小基站数量为4G宏基站的2-3倍。“基站数量的倍增将催生5G承载网对光纤光缆资源的大量需求。”何桂立判断。此外,5G的UDN组网还对配线光缆、拉远光缆和光电混合缆提出新需求,不同前传网的方案模式也对光缆用量产生不同需求。


其次,5G推动数据中心进一步发展。何桂立认为,5G高带宽、广连接的特点将带动数据处理量爆炸式增长,对数据中心建设提出更高需求,推动更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使得数据连接从100G向400G迈进,目前800G的预研工作也已经启动。此外,5G低时延应用促使数据中心向边缘下沉,带动边缘数据中心发展。上述数据中心的发展,为光纤光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数据中心之间连接用高密度光缆已成趋势,高带宽和短波分复用多模光纤也将被广泛使用。


再次,5G将促进骨干网和海底光缆升级。在何桂立看来,5G时代承载带宽需求的大幅度上升、网络扁平化、大型中心机房和数据中心的互联,将给骨干网提出巨大挑战,目前100G骨干网已经捉襟见肘,正在向200G/400G/600G演进,预计2021年单波1T设备成熟。在海缆方面,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以年均21%的速率增长,计划到2020年达到20Tbps;一带一路倡议将海底光缆网络定位为重要发展方向,相关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吸引海底光缆登陆。“骨干网和海底光缆的建设和升级对超低损耗光纤、大有效面积的光纤提出需求,多芯光纤、少模光纤等支持空分复用技术的光纤是解决未来光纤带宽瓶颈问题的热点研究方向。”何桂立如是说。


目前,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正在大力推动双千兆网络建设。何桂立认为,固定宽带F5G和5G齐头并进将是未来长期趋势,固定宽带与移动通信将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中国移动高军诗:光纤光缆需求放缓,光缆企业需提质增效


11月18-20日,由APC协会和亨通集团联合主办的2019年全球光纤光缆大会召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线所所长高军诗针对光纤光缆的“新常态”发表了精彩观点。


C-RAN将成为5G前传主要组网场景


高军诗表示,中国移动光缆网分层建设分层使用,主要分为省际骨干传送层、省内骨干传送层、城域骨干传送层和接入层。“分层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如果混合就达不到所需要的效能。”高军诗如此解释分层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移动已建设近2000万公里光缆线路,其中,接入层是传输网建设的关键。接入网主要用于连接业务/客户(基站、家客、集客)和汇聚机房,其光缆占比已经高达85%。


近两年,中国移动对接入层光缆网络进行细化,即将接入层进一步划分为微网格进行组网,使得每一街道都部署了中国移动光缆;最主要的成果是完成5亿多家庭预覆盖,其中近2亿接入宽带业务,还接入近300万基站。


目前,我国5G网络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其中接入层传送网络投资占比80%以上,接入层是5G组网的重点。高军诗表示,5G前传组网可以分为D-RAN和C-RAN两种组网架构,可分为D-RAN部署模式、C-RAN小集中部署模式、C-RAN大集中部署模式三种组网场景。由于5G存在密集覆盖及低成本建网的需求,因此C-RAN将成为5G前传网络主要组网场景。


从前传承载来看,光纤直驱、无源波分、半有源波分是目前5G前传的三种主要的经济、有效的方案。光纤直驱是传统方式,耗费光纤;无源波分成本低、易维护但无保护;而半有源波分远端无源兼顾成本还可以保护。高军诗表示,5G前传要求把传输设备做的体积更小一些,中国移动正极力推动半有源的方式,该方式也能对光纤进行监测。


5G前传组网方案对接入层光纤光缆提出了需求。“以C-RAN为主的5G前传组网方案,促使接入层光纤需求大大增加。”高军诗认为,在热点区域单个微网格内,“基站+家宽”纤芯需求至少为56芯,如果考虑备用纤芯,远大于现网部署的一般48芯芯数。


5G相对FTTH,难以再造光缆市场同等的辉煌


谈到目前整体行业形势,高军诗表示,光纤光缆需求正在变缓。目前FTTH规模覆盖已经完成;相比FTTH,5G需求较小且平稳,光缆需求进入稳定期。“5G相对FTTH,难以再造光缆市场同等的辉煌。”高军诗判断。


在高军诗看来,光缆需求取决于接入层以及接入点数量。此前的FTTH家庭宽带建设具有5亿级接入点数量,现在5G C-RAN虽然是光纤光缆新的驱动力,但是形成的数百万级接入点需求与FTTH的接入量难以匹敌,而目前家宽覆盖已基本完成。


在此情况下,业界需要形成科学的建设模式,冲动的需求得以管理。高军诗建议,要改变仅靠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过去4年间,我国建成4G近300万站,依托综合业务接入区和微网格预覆盖5亿家庭,这种“大跃进、大水漫灌”的建设模式在5G时代需要优化。应该认识到,5G将采取按需建设的方式,先热点区域覆盖再广覆盖,先4G+5G后5G+4G,5G和4G将长期共存,5G对光纤光缆的拉动相对FTTH要缓慢一些。


“光纤光缆需求进入平稳期,光纤光缆市场需要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光缆企业应以创新求发展,等待光纤光缆市场的下一个周期。”高军诗如是说。


在产品创新方面,应该产品创新,降低成本,开发生产低损耗光纤,小衰耗、大截面G.654.E光纤并尽快降低成本,应对400G/1T传输应用。


在延伸创新方面,光纤光缆感知管理技术需要创新,大跃进建设留下了后遗症,光缆线路维护难度大,光缆故障和机房搬迁造成浪费,对于这些问题,可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让哑资源“发声”,有效管理光缆。


在拓展领域方面,高军诗建议相关企业参与到5G前传技术研究中。